貝爾效應
1.貝爾效應的啟示
成功其實并沒有想象得那么難,他有時需要的僅僅是你的勇氣,這正是一般人所缺乏的!
臺塑創(chuàng)始人王永慶
臺塑創(chuàng)始人王永慶賣米的故事也說明了這一點。15歲小學畢業(yè)后,王永慶到一家小米店做學徒。不久,他用父親借來的200元錢做本金自己開了一家小米店。當時大米加工技術比較落后,出售的大米里混雜著米糠、沙粒、小石頭等,買賣雙方都是見怪不怪。王永慶想,我要是在每次賣米前都把米中的雜物揀干凈,人們肯定會更加喜歡我賣的米。他這樣做了,結果這一做法深受顧客歡迎。在當時,其他的米店都不提供上門服務,王永慶賣的米多則是因為送米上門。他在一個本子上詳細記錄了顧客家有多少人、一個月吃多少米、何時發(fā)薪等。算算顧客的米該吃完了,就送米上門;等到顧客發(fā)薪的日子,再上門收取米款。他給顧客送米時,并非送到就算。他先幫人家將米倒進米缸里。如果米缸里還有米,他就將舊米倒出來,將米缸刷干凈,然后將新米倒進去,將舊米放在上層。這樣,米就不至于因陳放過久而變質。他這個小小的舉動令不少顧客深受感動,鐵了心專買他的米。就這樣,他的生意越來越好。從這家小米店起步,王永慶最終成為今日臺灣工業(yè)界的“龍頭老大”。王永慶的一系列做法都是當時各米店老板不愿意或是不屑于去做的,但王永慶做了,并取得了成功。同樣是賣米,結果會如此不同,關鍵在于王永慶拿出了一種改變服務觀念的勇氣,并且將之付諸實施!事情似乎很小,做起來好像也輕而易舉,但卻只有成功者才做得出來!
英國前首相威廉?皮特
英國前首相威廉?皮特還是一個孩子時,就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就一番偉業(yè)。在成長過程中,無論他身在何處,無論他做些什么,不管是在上學、工作還是娛樂,他從未放棄過對自己的信心,不斷地告訴自己應該成功,應該出人頭地。這種自信的觀念在他身體的每一個細胞中生根發(fā)芽,并鼓勵著他鍥而不舍、堅忍不拔地朝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做一個公正睿智的政治家----前進。22歲那年,他就進入了國會;第二年,他就當上了財政大臣;到24歲時,他已經坐上了英國首相的寶座。憑著一股要成功的信念,威廉?皮特完成了自己的飛躍。
英國作家夏洛蒂
英國作家夏洛蒂很小就認定自己會成為偉大的作家。中學畢業(yè)后,她開始向成為偉大作家的道路努力。當她向父親透露這一想法時,父親卻說:寫作這條路太難走了,你還是安心教書吧。她給當時的桂冠詩人羅伯特?騷塞寫信,兩個多月后,她日日夜夜期待的回信這樣說:文學領域有很大的風險,你那習慣性的遐想,可能會讓你思緒混亂,這個職業(yè)對你并不合適。但是夏洛蒂對自己在文學方面的才華太自信了,不管有多少人在文壇上掙扎,她堅信自己會脫穎而出。她要讓自己的作品出版。終于,她先后寫出了長篇小說《教師》、《簡?愛》,成為了公認的著名作家。
2.結論
不論環(huán)境如何,在我們的生命里,均潛伏著改變現時環(huán)境的力量。如果你滿懷信心,積極地想著成功的景象,那么世界就會變成你想要的模樣。你可以達到成功的最高峰,也可能在庸庸碌碌中悲嘆。而這一切的不同,僅僅在于你是否有成功的信念!很多事情我們不敢做,并不在于它們難,而在于我們不敢做。其實,人世中的許多事,只要想做,并相信自己能成功,那么你就能做成。所以,對那些說你不會成功、你生來就不是成功者的料、成功不是為你準備的等等閑言碎語,你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你要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想著成功,你的內心就會形成為成功而奮斗的無窮動力。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信自己一定能成功,那么,最終你也一定會成功。要知道,你來到世間就是為了取得成功!還要告訴自己的就是:不放棄,再怎么都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