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動機理論

百科 > 激勵理論 > 動機理論

1.什么是動機理論

動機理論,是指心理學家動機一概念所作的理論性與系統(tǒng)解釋。用以解釋行為動機的本質及其產(chǎn)生機制的理論和學說。早期的動機理論,實質上都是關于人性論的引申。

在中國古代,性善性惡的爭論,對“志”與“氣”、“性”與 “情”關系的不同觀點,都可以看作是對動機的不同解釋。在西方哲學史上,長期以來把自由意志看作為動機,直到R.笛卡爾才用機械觀解釋動物的行為,人對人的動機的解釋,卻仍然繼承了意志自由的主張。J.密爾的功利主義貌似唯物,實質上還是古希臘理智至上的反映。

2.動機理論的學術前景[1]

動機領域在理論上非常復雜,不僅存在多種觀點,多種比喻,而且在這一領域還具有許多論題,有許多不同的研究方向,可以解釋各種現(xiàn)象。因此,對于將來的動機領域,我們可以用多元性,而非包羅萬象的理論來描述[2]。然而,目前有許多心理學者正努力尋找一種普遍的動機理論,把人是機器的比喻,與人是神的比喻相結合。既注重人的身體方面,又注重人的心理方面;既注重外在誘因、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又注重個體自身的內(nèi)在原因;既注重人的認知,又注重人的情感,總之是要尋求一條整合的動機理論途徑[3]

然而,要建立一種普遍的動機理論是很困難的[2]:

㈠動機理論必須建立可靠的(可重復的)經(jīng)驗關系。

㈡動機理論必須建立在普遍法則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個體差異的基礎上。

㈢動機理論必須包括自我。

㈣動機理論必須包括認知過程的整個領域。

㈤動機理論必須包括整個情感領域。

㈥動機理論必須包括序列的(歷史的)因果關系。

㈦動機理論必須能夠解釋成就追求和交往目標。

㈧動機理論必須思考一些附加的常識性概念。

總的來說,動機這一心理學主題,自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就出現(xiàn)很多差異化的的理論、觀點和比喻看法,這一方面說明了這些年來動機理論研究有了不少新進展———目前已經(jīng)成為心理學的一個熱門領域。但現(xiàn)在的問題是各家意見不一,所以有關整合的動機理論的研究就很迫切。

3.動機理論的類型

近代的動機理論多種多樣,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本能論

本能理論是最早出現(xiàn)的行為動力理論。本能理論的基本觀點是,人的行為主要是受人體內(nèi)在的生物模式驅動,不受理性支配。最早提出本能概念的是生物進化論的創(chuàng)始人達爾文(C.Daywin)。而在動機心理研究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的則是詹姆斯、麥獨孤(W.McDougall)和弗洛伊德。 

詹姆斯在1890年出版的《心理學原理》中,把本能定義為無須事先經(jīng)過教育就能自動完成的這樣一種方式的動作官能。他把饑渴、性等本能概念稱為生物本能,又把模仿、競爭、恐懼、同情、建設、清潔、母性等稱為社會本能。他認為,社會生活的樣式是由人的本能決定的。 

麥獨孤認為,人類的一切行為都來源于本能。社會只是一種結果,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大體相似的本能趨向的結果。本能是行為的非理性的策動力。本能都具有目的性,因而由本能所策動的行為都在于奮力達到一定的目的。因此,他的這種心理學理論系統(tǒng)最初就名為“目的心理學”。 

弗洛伊德認為,人有兩大類本能。一種是生的本能,他稱之為力比多(libido),并用力比多這個詞來概括一系列行為和動機現(xiàn)象。像飲食、性、自愛、他愛等個人所從事的任何愉快的活動,都是生的本能。另一種是死的本能,他稱之為薩那托斯(thanatos,即希臘神話中的死神),像仇恨、侵犯和自殺等都是死的本能。由于這兩種本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不能自由發(fā)展,常常受到壓抑而進入無意識領域,并在無意識中并立共存,驅使我們的行動。人的每一種動機都是無意識的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混合物。 

應當指出,本能論過分強調(diào)先天和生物因素,忽略了后天的學習和理性因素。實際上,本能在人類的動機行為尤其是社會動機行為中不起主要作用。雖然本能對自然動機起著主導作用,是自然動機的源泉,但由于自然動機不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而且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類純粹的自然動機幾乎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它無一不受社會因素的影響或社會動機的調(diào)節(jié),所以,本能論只具有從理論上對自然動機進行解釋的意義,而不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例如,社會發(fā)展到今天,人們的吃飯行為已不純粹是一種本能行為,人們一般是定時定點在食堂就餐,而不是餓了就吃。在很多情況下,吃飯行為并不是由軀體的饑餓感引起的。因此,我們說本能論者沒有把握住人類行為的社會本質。用本能這種不具有重要社會意義的動機來解釋人類廣泛的復雜的社會行為,必然會犯生物決定論的錯誤。

本能論在20世紀初葉風靡一時,據(jù)L.L.伯納德1924年計算,當時提出的有上千種本能,實際上是有什么行為,便有什么樣的本能與其相應。例如戰(zhàn)爭是由于好斗的本能,聚斂是由于儲蓄的本能。這樣的解釋,在本質上還是在文字上進行變化,在學術上沒有太多的價值,因此也遭到后來研究者的廣泛抨擊。中國心理學家郭任遠就提出了“放棄本能”的主張,這比美國的行為主義者J.B.華生還要走得更遠。

本能與學習相結合的動機理論

И.П.巴甫洛夫的無條件刺激的強化作用,和E.L.桑代克的效果律,以及華生的后天習得說,都在肯定本能作用的基礎上,重視了練習的效果。B.F.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理論強調(diào)強化的作用,認為任何活動只要隨后緊跟著積極的獎勵,便得到強化,沒有獎勵活動便會消失。而斯金納認為,本能是一種不能得到驗證的假設,因此他根本否認這個概念。

精神分析學說

S.弗洛伊德認為,人有兩大類本能:一種是生存本能,如飲食和性等;另一種是死亡本能,如殘暴和自殺等。但這兩種本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不能自由發(fā)展,而常常會受到壓抑。這些被壓抑下去的無意識沖動,在夢、失言和筆誤等以及許多神經(jīng)癥狀中,會顯露出來,在日常生活中,也會以升華或以其他文飾的方式出現(xiàn)。

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和超我3個層次,來解釋心理的動力關系。這樣弗洛伊德的無意識動機,也就從強調(diào)本能轉移到了注意社會因素的影響。這種動向,在新精神分析的許多學派中,成了動機理論的核心。

驅力學說

美國生理學家W.B.坎農(nóng)提出穩(wěn)態(tài)的概念,認為生物必須保持機體內(nèi)環(huán)境的平衡。不論體溫、血液、激素、營養(yǎng)等代謝因素,失去平衡都需要調(diào)整。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是這類調(diào)整的機構,它的活動是不自覺的。但正如生物反饋技術所證明的那樣,這些過程也可置之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控制之下,成為有意識的行為。

C.赫爾認為機體的需要產(chǎn)生驅力,驅力迫使機體活動,但引起哪種活動或反應,要依環(huán)境中的對象來決定。只要驅力狀態(tài)存在,外部的適當刺激就會引起一定的反應。這種反應與刺激之間的連結是與生俱來的。如果反應減弱了驅力的緊張狀態(tài),反應與刺激之間的連結,就會和條件反射的機制一樣得到加強。由于多次加強的累積作用,習慣本身也獲得了驅力。所以,赫爾認為行為的強度,是先天的刺激-反應間的連結 ,和后天獲得的習慣共同決定的。為了解釋環(huán)境的賞罰作用,赫爾在其動機理論的結構中,又提出了誘因這一概念。赫爾還認為巴甫洛夫提出的條件抑制,可以抵消驅力興奮的作用。

赫爾認為,要形成學習行為,必須降低需要或由需要而產(chǎn)生的內(nèi)驅力;為了使被強化的習慣產(chǎn)生行動,必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誘因,而且必須引起內(nèi)驅力。因此,產(chǎn)生某種行為的反應潛能(SER)等于內(nèi)驅力(D)、誘因(K)和習慣強度(SER)的乘積。這樣,赫爾的理論體系可用下列公式來表示: 

SER=D×K×SER 

這個公式表明,反應潛能是由內(nèi)驅力、誘因、習慣強度的多元的乘積決定的。如果D=0或K=0,則sER也等于零而不發(fā)生反應。同時,不論驅力水平有多高,在未形成習慣的情況下也是沒有行為反應的。相反,不論習慣強度多高,驅力水平低,反應潛能也低??梢姡跪屃档褪切袨榘l(fā)生的主要原因。

本能發(fā)展的理論

從本能的發(fā)展過程講,弗洛伊德把力比多(libido)的發(fā)展分為五個階段:口唇期(0~1歲);肛門期(1~3歲);前生殖器期(3~6歲);潛伏期(6~11歲);青春期(11歲或13歲開始)。在某一發(fā)展階段,對本能的過分放縱,或使本能受到剝奪,而得不到滿足,都會使其停滯在該階段,稱為固著。本能的挫折,甚至引起殘暴的攻擊行為。這種挫折-攻擊理論,在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和精神病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流傳。

本能發(fā)展的習性學理論,特別是K.Z.洛倫茨和N.廷伯根的許多研究,近來受到很大的注意。他們主張滿足需要的行為,可以是本能的,也可以是對某一特殊對象習得的定向。如果沒有特殊指向性的目標,行為就是隨機的,只有當找到適當?shù)姆柎碳r,行為才會有固定的模式(見固定動作模式)。激素等內(nèi)部刺激和外在動機,都可以產(chǎn)生能量,而這種能量需要有外部的符號刺激(環(huán)境線索),才能釋放出來。此后,行為便隨環(huán)境的要求而改變。如果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兩個矛盾的符號刺激,那么固定的行為模式就會改變,廷伯根稱之為易位。面對兩種矛盾的符號刺激,行為會易位到另一個動機的本能系統(tǒng)。習性學派重視本能發(fā)展的關鍵期,認為在關鍵期的敏感階段,如果用不尋常的符號刺激來代替本能的刺激,前者也能取代后者,成為強烈的激發(fā)對象。但這與條件反射有些不同,它側重于在關鍵期對符號刺激比較敏感,而錯過關鍵期,就會造成功能失效。這種印刻論,在現(xiàn)代某些發(fā)展理論和教育實踐中都受到重視。

認知論的動機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E.托爾曼通過對動物的實驗研究,提出行為的目的性,即行為的動機是指望得到某些東西,或者企圖躲避某些討厭的事物。憑借經(jīng)驗,我們還期望通過某些途徑或手段,來達到我們行動的目的。這就是期望理論的出發(fā)點。但是,動機理論不僅要解釋人是如何被推動的,更要解釋,他為什么這樣活動而不那樣活動。達到目的的活動,可以采取多種形式,有許多不同的途徑,但一個人為什么采取這一條,而不選取另一條?這就要追究他是怎樣看待事物的因果關系了。因為人們是根據(jù)他們對因果關系的了解,而采取達到目的的手段的。這就是歸因理論。所以期望理論和歸因理論可以說是認知的動機理論的連理枝。

期望理論原想解決動機的兩個問題:期望什么,即實現(xiàn)目的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目的的價值如何。E.弗羅姆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提出了期望、效價的(似然率)、(效價)數(shù)字模型。簡單地說,一個人的努力大小是達到目的的似然率和該目的的效價的函數(shù)。因為效價和似然率成反比,所以似然率等于0.5是最優(yōu)的。一個成就動機高的人,往往就采取難度適中的目標。

E.洛克認為目標是動機的決定力量,要高標準才有最高的成就。不過這個目標一定要是自覺提出的,而且要求具體。如果只是提出“盡力為之” 這樣的籠統(tǒng)目標,結果就不會有提出具體指標時所取得的成績。這樣,洛克的理論就包含了弗羅姆期望理論中的“工具性”這一要素。因此,這兩種理論并不完全沖突。

如果期望理論可以解釋一個人這樣做而不那樣做,人們又不得不問:期望又是怎樣形成的?歸因理論對此作出了解釋。F.海德認為,日常的因果概念并不來自邏輯的推理。他從完形學派現(xiàn)象論的觀點出發(fā),認為一般人的因果觀念來自對復雜現(xiàn)象簡單化、籠統(tǒng)化的常識理解。例如一個人工作成功了,他可以歸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失敗了則歸因于環(huán)境的條件或他人的過錯。所以歸因可以分為內(nèi)源的(如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和外源的(如環(huán)境條件或機遇)。內(nèi)外源的歸因,還可以分為穩(wěn)定的和不穩(wěn)定的兩種。同為內(nèi)源,稟賦是屬于穩(wěn)定的歸因,而努力則屬于不穩(wěn)定的歸因。例如一個人把失敗歸因于不努力,另一個人則歸因于稟賦,這樣就會形成兩種結果完全不同的動機。歸因于不努力可以用振奮精神來挽回敗局;歸因于天生一副笨腦袋,便不肯努力了。顯然,歸因不一定是真正的原因,但只有主觀上所歸結的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才會規(guī)定一個人去怎樣做。

認知失調(diào)理論

L.費斯廷格把認知失調(diào)作為一種動力,認為它迫使人們改變態(tài)度以換取認知的平衡,有些類似精神分析學派的文飾作用。狐貍望著甜葡萄發(fā)饞,可是高不可攀,便說葡萄是酸的,以此來安慰自己。通過矛盾在認識上的通融,需要的驅力便得到緩解。所以認知失調(diào)理論事實上也是一種動機理論。

動機的神經(jīng)機制

網(wǎng)狀結構是活動的激發(fā)機關,它的活動顯然具有驅力的性質。對活動來說,激發(fā)狀態(tài)過低,環(huán)境線索不容易引起注意;激發(fā)狀態(tài)過高,無關的環(huán)境線索也會超出閾限,反而干擾注意的集中。因而環(huán)境的線索能否引起活動與網(wǎng)狀結構的激發(fā)狀態(tài)有很密切的關系。同時,網(wǎng)狀結構所具有的這種不同水平的激發(fā)狀態(tài)只表現(xiàn)為對所有的刺激的反應都強烈或都微弱,并不是對有的刺激敏感而對另一些刺激遲鈍。這和動機的推動力所表現(xiàn)出的作用普遍的強或普遍的弱的性質也是一致的。邊緣系統(tǒng)也和動機有密切的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刺激邊緣系統(tǒng)的內(nèi)側前腦束會比飲食和性刺激引起更強烈的積極行為,因此有人稱其為快樂中心(類似弗洛伊德的生存本能)。刺激邊緣系統(tǒng)的室周束也會比其他消極的刺激引起更強烈的逃避行為,因之稱其為懲罰中心(類似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從生化方面講,刺激內(nèi)側前腦束,能誘發(fā)神經(jīng)傳遞物質兒茶酚胺的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這些都是引起交感神經(jīng)興奮的遞質。刺激室周束則激發(fā)乙酰膽素的分泌,引起副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對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生頡頏作用。

中國心理學界60年代對心理過程的內(nèi)因(內(nèi)部矛盾)的討論,實質上反映了對動機的原動力或機制的解釋。許多人都承認需要(包括個體的和社會的)和現(xiàn)成的滿足需要的手段的差距是心理的內(nèi)因?;顒优c需要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的,為滿足需要就要進行活動,滿足需要的活動又會產(chǎn)生新的需要。因此活動就具有積極的創(chuàng)造力。關于需要,既不能把它局限于生理的需要,也不能把人的需要都說成是社會的?,F(xiàn)代人的衣、食、住不同于茹毛飲血、穴居巢處,但社會化的條件也不能完全改變活動的根本性質。事實上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的或社會的需要是難以完全分開的。需要也是發(fā)展的,在滿足原始的需要后,又會產(chǎn)生新的需要,這是永無止境的。正因為此,需要就不是固定的、天賦的,許多社會動機也就必然是后天獲得的。

人性不是抽象的,所以動機也不是抽象的。在特定的社會里,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關系的基本模式?jīng)Q定著動機的基本模式。滿足需要的手段更是如此,即使是最基本的需要,在不同的社會里也有不同的滿足手段。自然,不同的滿足手段又會進一步引起不同的動機。

4.動機理論的基本命題[4]

動機是驅使人從事各種活動的內(nèi)部原因。有外部動機和內(nèi)部動機之分。外部動機指的是個體在外界的要求或壓力的作用下所產(chǎn)生的動機,內(nèi)部動機則是指由個體的內(nèi)在需要所引起的動機。馬斯洛的動機研究主要集中在內(nèi)部動機即由基本需要引起的動機上。

馬斯洛之前,動機問題已成為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自達爾文生物進化論提出后,心理學家如詹姆斯、麥獨孤(W.McDougall,1871-1938)、弗洛伊德等試圖以本能論來闡釋人類行為的動機,為動機心理學領域積累了不少事實材料和研究成果。但同時也暴露出不少問題。這些問題既有方法論上的,如人與動物不分、還原論等;也有具體觀點上的,如忽略人的需要的多樣性及其動態(tài)聯(lián)系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便馬斯洛感到有必要在進行動機研究之前設定一些基本的前提。

馬斯洛認為,任何一個合理的動機理論,都必須考慮到下述命題:

㈠個人是一個統(tǒng)一的、有組織的整體。在動機理論中,這個命題包含著許多具體的要點。例如,受到驅動的是一個完整的人而非個人的某個部分。不存在諸如肚子、嘴或生殖器的需要,而只是這個人的需要。是約翰·史密斯而不是他的肚子要吃東西。并且,感到滿足的是整個人,而不僅僅是他的一部分。當一個人感到饑餓時,他不僅在腸胃功能方面有所變化,而且在許多方面,甚至在他所具的大部分功能方面如感覺、記憶、情緒、思想等都有所變化。

㈡動機理論的研究應注意選擇一般的而非特殊的動機實例。心理學不應選擇饑餓作為所有其他動機狀態(tài)的典型,因為饑餓驅力并非一般的而只是特殊的動機的實例。對人而言,典型的欲望更加明顯的是整個人的需要。選擇這類沖動作為研究的范例會好得多。例如,透徹研究饑餓沖動與全面了解愛的需要相比,我們能夠通過后者更多地了解普遍的人類動機(包括饑餓驅力本身)。

㈢動機的研究在某種程度上必須是人類的終極目的、欲望或需要的研究。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欲望有干百種,但仔細審查后即可發(fā)現(xiàn),它們通常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心理學應透過這些手段去追溯人類真正渴望滿足的一些基本目標或需求。這些需求的數(shù)目是有限的。并且,由于個體在意識中很難覺察這些基本目標或需求的存在,因此,合理的動機理論不能不顧及個體的潛意識生活。

㈣文化人類學已有充分的證據(jù)表明,人類滿足各種需求的方式雖有極大的文化差異,但人類所追求的基本或終極目標都是相當一致的。以自尊心的滿足為例,在一個社會中,一個人靠成為好獵手來滿足自尊心,而在另一個社會中,卻要靠當一個偉大的醫(yī)生、勇猛的武士或者一個十足的鐵石心腸的人等等。因此,JL\理學應透過文化的差異去研究人類共同追求的基本目標或需要。

㈤動機是復雜多樣的。人類行為常常是由多種動機所引發(fā)的。一個有意識的欲望或一個有動機的行為,可能起到一種渠道的作用,通過這個渠道,其他意欲得以表現(xiàn)自己。例如,性行為與有意識的性欲并不僅僅是對性滿足的追求,其所暗含的、無意識的目的可能是極為復雜的。甲的性欲可能實際上是確立自己男子自信的欲望的表現(xiàn),而其他人的性欲則可能根本上代表了吸引注意力的欲望,或者對于親密感、友誼、安全、愛的欲望,或者這些欲望的任何一種組合。因此,動機理論應認真對待欲望或行為在根本上代表的東西,看到動機的復雜多樣性。

㈥合理的動機理論應該這樣設想,動機是連續(xù)不斷的、無休止的、起伏的,也是復雜朗。因為從動力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在一定意義上,幾乎有機體的任何一個事態(tài)本身又是一個促動狀態(tài)。例如,個體遭受拒絕的感受,必然會影響他的身心組織,使他感到緊張或不快樂。這種狀態(tài)還會轉而導致其他事件的發(fā)生,例如采取種種自我防衛(wèi)方式、壓抑敵意等。

㈦合理的動機理論必須考慮到以下兩個事實:第一,除了以相對的或遞進的方式外,人類從不會感到滿足。人是一種不斷追求的動物,當他的一個欲望滿足后,另一個會迅速出現(xiàn)并取代它的位置;當這個欲望被滿足了,又會有一個站到突出位置上來;第二,所有動機均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動機的出現(xiàn)實際上總是取決于整個有機體所可能具有的其他所有動機的滿足或非滿足狀態(tài),即取決于這樣或那樣的優(yōu)勢欲望已經(jīng)達到相對滿足的狀態(tài)。因此,需要似乎按某種優(yōu)勢等級自動排列。

㈧動機理論應徹底放棄為內(nèi)驅力或需要制作分解式一覽表的企圖。這種一覽表常給人這樣的印象,似乎各種內(nèi)驅力是均等的、不相干的,而事實并非如此。并且,它還忽視丁內(nèi)驅力的全部動力性質,混淆了各種具體特征的層次關系。動機理論應將基本的欲望清楚地理解為分屆不同的系列、不同的基本類型或者基本范疇。亦即,基本目標或需要的列舉應是抽象的分類而不是編成目錄的一覽表。

㈨動機分類的基礎,應是人類所共同追求的基本的目標或需要,而不是任何一被刺激意義上的內(nèi)驅力一覽表(是“吸引”而不是“推動”)。

㈩動機理論必須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動物為中心。應該看到,當我們沿著種系階梯上升,我們所理解的本能有逐步消失的傾向,對作為適應工具的文化的依賴將越來越大??谖蹲兊迷絹碓街匾囸I變得越來越不重要。因此,當不得不使用動物資料時,應盡可能選擇接近于人類的動物如猴子而不是白鼠作為實驗對象。

(十一)動機理論必須考慮到環(huán)境與文化對有機體及其動機滿足的影響,但決不可成為純粹的情境理論。它還應看到有機體有其天生的內(nèi)在結構,并且能主動創(chuàng)造心理環(huán)境等事實。

(十二)動機理論還應看到,有機體通常表現(xiàn)為一個整體,但有時則不然。孤立、局部、分裂的反應在一定情況下是可能的。這類現(xiàn)象不一定是虛弱、病態(tài)或者不好的,相反,它們經(jīng)常被看作是有機體的一個最重要的能力的證明,即有機體以不完整的、獨特的或分散的方式對付局部的、熟悉的事物或者易于解決的問題。這樣,有機體的主要能力就可用于解決更重要的或更具挑戰(zhàn)性的問題。

(十三)并非所有行為或反應都是有動機的,至少并非都是一般意義上的對需要的滿足的追求,即尋求需要的或醫(yī)乏的東西。成熟、表現(xiàn)、成長以及自我實現(xiàn)等現(xiàn)象皆是自然流露的表現(xiàn)性行為而非對環(huán)境的應付性行為,因而可以看作無動機的或超動機的行為。

(十四)動機理論不應像心理分析學家那樣僅僅關注無意識的欲望,還應重視達到目的的可能性這個因素。這對于理解我們文化中各個階級、等級之間的動機差別,理解我們的文化與其他較為貧窮的國家和文化在動機上的不同是至關重要的。

(十五)動機理論必須合理地看待現(xiàn)實對于有機體內(nèi)部沖動的影響。內(nèi)部沖動與現(xiàn)實之間不一定是截然對立的關系。

(十六)動機理論除討論有缺陷的人的防御手段外,還必須討淪健康強健的人的最高能力。同時還必須解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杰出的人物所關心的全部最重要的事情。應將注意力轉移到健康人。動機理論必須具有更積極的研究傾向。

總之,以馬斯洛看來,動機理論的研究在方法論上,應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方法論為指導:堅持以人為中心,以健康人為對象,重視健康動機的研究;堅持整體動力論,務必闡明動機與有機體和環(huán)境以及動機與動機之間內(nèi)在的整體動力的關聯(lián)。而在研究的重心上,動機理論則應損棄文化的差異,撥開作為手段的欲望的迷霧,直接對人類共有的基本目標或需要進行研究。正是基于上述考慮,馬斯洛在建構自己的動機理論時,從一開始就試圖使之立足于基本需要及其層次發(fā)展的研究之上。同時,這一切也預示著,馬斯洛動機理論必將與既往動機理論有著很大的不同。

評論  |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