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阿爾文·托夫勒

百科 > 管理學家 > 阿爾文·托夫勒

1.阿爾文·托夫勒簡介

阿爾文·托夫勒當今最具影響力的社會思想家之一,1928年10月8日出生于紐約,紐約大學畢業(yè),1970年出版《未來的沖擊》,1980年出版《第三次浪潮》,1990年出版《權力的轉(zhuǎn)移》等未來三部曲,享譽全球,成為未來學巨擘,對當今社會思潮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托夫勒的妻子海蒂也是知名的未來學者,兩人多次合作著述,2006年5月,兩人的最新作品《財富的革命》全球同步出版。

生于1928年的托夫勒,最初在汽車廠當了5年的工人,后來有機會成為記者,以其優(yōu)美的文筆為多家雜志撰稿,廣受好評,最后擔任了著名雜志《幸?!返母敝骶帯T谟浾呱牡哪サZ中,對社會問題,特別是對人類向何處去的問題,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苦心鉆研,終于成為知名的學者。作為杰出的未來學家,托夫勒曾任羅素·賽奇基金會特約研究員,康乃爾大學特聘教授,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研究員,IBM和A托夫勒&托夫勒等跨國企業(yè)顧問,從事未來價值體系及社會走向的研究。

1970年,托夫勒的著作《未來的沖擊》問世,這本討論美國未來政治和社會制度的鴻篇巨制,在國際間引起強烈反響,被譯成50多種文字,暢銷700萬冊,為英語世界創(chuàng)造了一個流行的新詞“Futureshock(未來的沖擊)”。據(jù)國際科學情報研究所統(tǒng)計表明,它是社會科學文獻中被引用最多的著作之一,直到今天還不斷出現(xiàn)在報刊雜志的大標題中。

影響世界進程的100位管理大師
1.亞當·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
2.羅伯特·歐文
(Robert Owen,1771-1858)
3.查爾斯·巴貝奇
(Charles Babbage,1792-1871)
4.弗雷德里克·W·泰勒
(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
5.卡爾·巴思
(Carl G. Barth,1860-1939)
6.亨利·甘特
(Henry L. Gantt,1861-1919)
7.弗蘭克·吉爾布雷斯
(Frank B. Gilbreth,1868-1924)
8.莉蓮·吉爾布雷斯
(Lillian Moller Gilbreth,1878-1972)
9.哈林頓·埃默森
(Harrington Emerson,1853-1931)
10.莫里斯·庫克
(Morris Cooke,1872-1960)
11.亨利·法約爾
(Henry Fayol,1841-1925)
12.馬克斯·韋伯
(Max Weber,1864-1920)
13.林德爾·厄威克
(Lyndall F. Urwick,1891-1984)
14.盧瑟·古利克
(Luther H. Gulick,1892-1993)
15.瑪麗·帕克·福萊特
(Mary Parker Follett,1868-l933)
16.雨果·孟斯特伯格
(Hugo Munsterberg,1863-l9l6)
17.喬治·埃爾頓·梅奧
(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
18.弗里茨·羅特利斯伯格
(Fritz J. Roethlisberger,1898-1974)
19.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 Simon)
20.亞伯拉罕·馬斯洛
(Abraham Maslow,1908-l970)
21.克萊頓·阿爾德佛
(Clayton Alderfer)
22.戴維·麥克利蘭
(David McClelland)
23.道格拉斯·麥克雷戈
(Douglas McGregor,1906-1964年)
24.約翰·莫爾斯
(John Morse)
25.威廉·奧奇
(William G. Ouchi)
26.克瑞斯·阿吉里斯
(Chris Argyris)
27.庫爾特·勒溫
(Kurt Lewin,1890 - 1947)
28.利蘭·布雷德福
(Leland Bradfurd)
29.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
(B. F. Skinner)
30.阿爾伯特·班杜拉
(Albert Bandura)
31.萊曼·波特
(Lyman Porter)
32.維克托·弗魯姆
(Victor H. Vroom)
33.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Frederick Herzberg)
34.斯塔西·亞當斯
(J. Stacy. Adams)
35.哈羅德·凱利
(Harold H. Kelley)
36.哈羅德·孔茨
(Harold koontz,1908-1984)
37.切斯特·巴納德
(Chester Barnard,1886-1961)
38.斯坦利·西肖爾
(Stanley E. Seashore)
39.羅伯特·坦南鮑姆
(Robert Tannenbaum)
40.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小組
41.倫西斯·利克特
(Rensis Likert)(密執(zhí)安研究)
42.羅伯特·布萊克
(Robert R. Blake)
43.弗雷德·菲德勒
(Fred E. Fiedler)
44.羅伯特·豪斯
(Robert J House)
45.保羅·赫塞
(Paul Hersey)
46.理查德·約翰遜
(Richard A. Johnson)
47.弗里蒙特·卡斯特
(Fremont E. Kast)
48.詹姆斯·羅森茨韋克
(James E. Rosenzweig)
49.詹姆斯·米勒
(James Grier Miller)
50.梅薩·羅維奇
(M. Mesarovie)
51.彼得·德魯克
(Peter Drucker)
52.歐內(nèi)斯特·戴爾
(Ernest Dale)
53.威廉·紐曼
(William Newman)
54.艾爾弗雷德·P·斯隆
(Alfred P.Sloan)
55.保羅·勞倫斯
(Paul R. Lawrence)
56.弗雷德·盧桑斯
(Fred Luthars)
57.瓊·伍德沃德
(英國,Joan Woodward)
58.亨利·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59.埃爾伍德·斯潘塞·伯法
(Elwood Spencer Buffa)
60.W·愛德華茲·戴明
(W. Edwards Deming)
61.約瑟夫·朱蘭
(Joseph Juran)
62.戴爾·卡耐基
(Dale Carnegie)
63.詹姆士·錢皮
(James Champy)
64.馬文·鮑爾
(Marvin Bower)
65.大前研一
(Kenichi Ohmae)
66.湯姆·彼得斯
(Tom Peters)
67.布魯斯·亨德森
(Bruce Henderson)
68.亨利·福特
(Henry Ford)
69.小托馬斯·沃森
(Thomas Watson Jr.)
70.戴維·帕卡德
(David Packard)
71.盛田昭夫
(Akito Morita)
72.松下幸之助
(Konosuke Matsushita)
73.羅伯特·湯賽德
(Robert Townsend)
74.哈羅德·杰寧
(Harold Geneen)
75.伊戈爾·安索夫
(Igor Ansoff)
76.邁克爾·波特
(Michael Porter)
77.加里·哈默爾
(Gary Hamel)
78.理查德·帕斯卡爾
(RiChard Pascale)
79.羅莎貝斯·莫斯·坎特
(Rosabeth Moss kanter)
80.查爾斯·漢迪
(Charles Handy)
81.艾爾弗雷德·D·錢德勒
(Alfred Chandler)
82.蘇曼特拉·戈沙爾
(Sumantra Ghoshal)
83.彼得·圣吉
(Peter Senge)
84.吉爾特·霍夫斯塔德
(Geert Hofstede)
85.馮斯·瓊潘納斯
(Fons Trompenaars)
86.艾德佳·沙因
(Edgar Schein)
87.埃里奧特·杰奎斯
(Elliott Jaques)
88.阿爾文·托夫勒
(Alvin Toffler)
89.約翰·奈斯比特
(John Naisitt)
90.瑪麗·帕克·福列特
(Mary Parker Follett)
91.沃倫·本尼斯
(Warren Bennis)
92.勞倫斯·彼得
(Laurence Peter)
93.西奧多·萊維特
(Theodore Levitt)
94.菲利普·科特勒
(Philip Kotler)
95.杰伊·洛希
(Jay W. Lorsch)
96.愛德華·勞勒
(Edward Lawler)
97.沃倫·施密特
(Warren H. Schmidt)
98.簡·莫頓
(Jane S. Mouton)
99.特倫斯·米切爾
(Terence R. Mitchell)
100.肯尼斯·布蘭查德
(Kenneth Blanchard)
[編輯]

1980年,托夫勒推出另一部力作《第三次浪潮》,再一次風行世界,引起了雪崩般的評論,被稱為是“本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杰作之一”,由此創(chuàng)造了充滿睿智的術語“The third wave (第三次浪潮)”,促成了許多新產(chǎn)品、新公司,甚至新雕塑、新交響樂的誕生,影響了文化思想的各個層面。在80年代國門初開的中國,《第三次浪潮》是第一本西方思想的流行作品,其影響力是空前的。

托夫勒是第一位洞察到現(xiàn)代科技將深刻改變?nèi)祟惿鐣Y(jié)構及生活形態(tài)的學者。在《第三次浪潮》中,他將人類發(fā)展史劃分為第一次浪潮的“農(nóng)業(yè)文明”,第二次浪潮的“工業(yè)文明”以及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會”,給歷史研究與未來思想帶來了全新的視角。

1990年,托夫勒的新作《力量的轉(zhuǎn)移》橫空出世,再度震驚學術界。美國《新聞周刊》等權威雜志從1990年10月起就紛紛刊文評論該書,《世界箴言月刊》的評論稱其為“托夫勒的又一次沖擊”。

在這本氣勢恢宏的作品中,托夫勒深入而精辟地闡述知識經(jīng)濟的作用,宣告了知識力量的崛起,成為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宣言。

2.大師再現(xiàn):托夫勒的速度革命

油價在最近十年間飛漲了近10倍,美國的貿(mào)易赤字達到了空前的高點,德國的失業(yè)率創(chuàng)造了50年來的最高紀錄,初具雛形的歐盟各國關著門在喋喋不休地爭吵。世界經(jīng)濟似乎充斥著崩潰的前兆,但是沒有恐慌,沒人理會。倒是虛擬的網(wǎng)絡世界卻在悄無聲息地不斷地蔓延,人氣漸濃:eBay正在把世人全部變成經(jīng)銷商,各類真人秀在世界各個角落此起彼伏。

這是阿爾文·托夫勒在他的《財富的革命》中展現(xiàn)的一幕幕高速旋轉(zhuǎn)、萬花筒般的現(xiàn)實世界,托夫勒的提示是:混亂本身也能激發(fā)新的思想。

雖然以未來學家聞名于世,不過無論在他的三部曲《未來的沖擊》(1970年)、《第三次浪潮》(1980年)、《權力的轉(zhuǎn)移》(1990年),還是其新作中,托夫勒都謹慎避免使用“趨勢”和“預測”這類詞匯,他更多的是連篇累牘地展現(xiàn)場景,或驚心動魄,或平實無華,或燥動不安,或深刻犀利。托夫勒以他獨有的方式解讀現(xiàn)在,用蘊含著未來玄機的現(xiàn)象尋求對未來的理解。經(jīng)過他的視角,這個世界的一個個孤立的事件呈現(xiàn)出一個個隱約的輪廓,被解讀成一個個讓人心動的創(chuàng)意機會,他用這些串聯(lián)起來的一幕幕的場景勾勒出隱約可見的未來之路。對于投身于充滿不確定性的競爭世界、對未來或多或少有些盲目的人們而言,如同綠洲,讓人們心中的希望和激情得以為繼。從政府高官到商業(yè)機構的領袖,從非營利組織的首腦到教育家們、心理學們、社會家們,毫無例外地希望在他的著作和言論中嗅出未來的蛛絲馬跡。

3.從文學青年到點撥者

阿爾文托夫勒是那個年代典型的美國人,雖然他游歷廣泛,但父母是波蘭猶太移民的他,學習、生活、工作經(jīng)歷始終沒有離開過美國。托夫勒1928年出生在紐約,從7歲開始他就鐘愛寫作,對文字和表達的敏感和垂青,成為他后來進入紐約大學攻讀英語專業(yè)的直接原因。寫作給他帶來了探幽懷古和展望未來的樂趣。作為那個年代的激進青年,他選擇和已經(jīng)成為情侶的海蒂來到了紐約西邊著名的格林威治村,這里是當時美國著名的反主流文化的大本營,曾經(jīng)是垮掉的一代們的聚集地,20世紀60年代美國多種現(xiàn)代藝術都誕生于此。在那里他們度過了吟詩寫作的浪漫時光。畢業(yè)后他們結(jié)了婚,但是他們沒有像大多數(shù)學生那樣,畢業(yè)后找一份相關的工作,而是作了一次反叛性的選擇。托夫勒和妻子海蒂選擇了最基層的工廠,在流水線上當了5年工人,直到后來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他投入軍旅生涯。在這五年里,托夫勒先后在幾家工廠當過裝配工、汽車駕駛員、沖床操作工、鑄造安裝工。在流水線上,他真實地體驗了工業(yè)社會的生活,體察出社會的變化。托夫勒稱這是 “難忘的五年”?!拔覐纳鐣牡讓恿私獾焦I(yè)社會的運轉(zhuǎn)模式?!彼f自己最糟糕的感受是,“我曾從高速運轉(zhuǎn)的機器中救出一個婦女,但是她被機器奪去了四個指頭。她恐怖的尖叫讓我始終無法忘記?!?流水線上人成為機器附屬品的景象讓他開始思考社會的未來,令人震驚的人的生命犧牲以及大規(guī)模的經(jīng)濟蕭條,讓他開始質(zhì)疑第二次浪潮,正如他在《第三次浪潮》中所說的,第二次浪潮本身的兩個變化使工業(yè)文明再也不可能正常地生存下去。

寫作的情結(jié)和對社會的考察與關注,使托夫勒順理成章地開始了職業(yè)記者和撰稿人的生涯。他曾在一家焊接業(yè)雜志社工作過,還在一家工會背景的日報以及賓夕法尼亞《約克日報》當過記者,還當過《民族》、《新共和》等雜志的自由撰稿人。在接到《財富》雜志邀請后,他們回到紐約,托夫勒開始專注于撰寫商業(yè)和管理方面的專欄。

1960年,托夫勒應IBM之邀,為其撰寫“計算機對社會和組織的長期影響”的文章,IBM從此開始進入高技術領域。他也因此被稱為“自動化先生”。由此他開始了真正的探索未來之路。托夫勒的思想曾經(jīng)影響了20世紀90年代的許多商業(yè)行為。從為IBM撰寫的文章開始,他就預見到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向服務和知識工作的轉(zhuǎn)變以及數(shù)字化的革命興起。托夫勒為AT&T提供過一份專門的報告,在報告中他預測到了AT&T可能被分拆,這比真正的分拆提前了12年。據(jù)說,正是“第三次浪潮”的思想讓Steve Case催生了他的“美國在線”,而Ted Turner正是受到托夫勒的啟發(fā),在1980年創(chuàng)建了CNN。正是有了這些人的追隨,托夫勒成為受到商界和政界關注的管理咨詢師?!都~約客》雜志這樣描述過:“克林頓和戈爾都在隨著托夫勒的節(jié)奏起舞,托夫勒式音樂穿透了美國政府行政機構的改革進程。” 無論是要面對坎坷仕途的官員,還是風險不斷的商人,都是他的著作的忠實讀者。托夫勒給企業(yè)和世界帶來了提示,他的著作被CEO們和官員們廣泛閱讀也就不足為奇了。

4.賽車的革命

但是在精讀其著作之后,與其說托夫勒是一位未來學家,不如稱其為變革大師。從為IBM撰文開始,他其實是對變革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自己這樣給三部曲定位:《未來的沖擊》著眼于變革的過程,《第三次浪潮》聚焦在變革的方向,《權力的轉(zhuǎn)移》則探討了如何控制各種變革。在所有社會進程中,托夫勒眼中社會的變遷就像一個高速旋轉(zhuǎn)著的萬花筒,他就竭力在這個萬花筒里找出種種未來變化的端倪,找出未來的可能出路。在托夫勒的變革理論中,他關注最多的就是時間和速度。

托夫勒把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比作一輛不斷加速的賽車,隨著每一次技術進步,這種發(fā)展速度呈幾何倍數(shù)地上升。阿爾文?托夫勒制作過這樣一張時間表:公元前人們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馬車的時速是每小時20英里,1880年發(fā)明的蒸汽火車已經(jīng)提高到每小時100英里,當1938年飛機的出現(xiàn),人們的速度已經(jīng)達到了每小時400英里,1960年發(fā)明火箭飛機則再一次將速度提升到每小時4800英里,而宇航船的速度則已經(jīng)達到每小時18000英里。

托夫勒的另一張時間表是:1714年發(fā)明的打字機用了150年才被普遍運用,1836年發(fā)明收割機用了100年時間才得以推廣,而1920年左右發(fā)明的吸塵器、冰箱只用了34年時間就在全球普及了,1939年以后發(fā)明的電視機等電器只用了8年時間就行銷全球了。這是個讓人眩暈、迷茫的變化速度,但唯一的選擇就是除了變革,還是變革。托夫勒稱這種變革為革命。

在他的前一本書《權力的轉(zhuǎn)移》出版12年后,托夫勒在《財富的革命》中修正了他對社會發(fā)展的理解。托夫勒看到,當強權和暴力時代已經(jīng)漸行漸遠的時候,社會前進的動力僅有權力是不能保持平衡的,這個時代需要財富推動社會發(fā)展。他用時間、空間和知識為我們重新設計了未來的財富生產(chǎn)系統(tǒng)?!敦敻坏母锩吩俅螢槿藗兝L制了一幅通向未來的車速圖。在眼前這個競爭世界的高速公路上有九輛車,每輛車都代表一個機構:企業(yè)是跑在最前面的那輛車—因為競爭的驅(qū)動和技術進步的推動,企業(yè)以最快的速度行駛著。緊隨其后的是民間機構、家庭和工會。在第二方陣的車隊則像大象蹣跚似地前行著,包括政府機構、教育體系、全球性組織、法律制度,等等。從這個未來學家的眼里,你卻很難找到未來趨勢的定論,在他速度論的刺激下,你要考慮的是,自己是否需要一張新地圖和一輛更快的車了。

5.托夫勒的作品簡介

  • 《未來的沖擊》

內(nèi)容簡介:

在社會的劇變下,短暫性的訊息不斷襲擾人類的感覺,新奇性的事物不斷撞擊人類的認知能力,而多樣化的選擇則不斷攪亂人類的判斷能力。當人類無法適應這三股聯(lián)袂而來的變動刺激時,便導致了變動的疾?。何磥淼臎_擊。倘若我們能借鑒其中,計劃性地去發(fā)展全面和諧的社會,則不僅可以避免許多西方過去所遭遇的危機,而且即使我們經(jīng)濟起飛到達先進階段,也可克服許多未來沖擊的危機。

●《未來的沖擊》是托夫勒奠定聲名之作,本書的出版也標志著未來學進入美國文化的主流領域。

●本書在世界范圍內(nèi)也是影響極廣,全球發(fā)行700萬冊,已被譯成50余種語言,并且是社科領域被引用次數(shù)最多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

  • 《權力的轉(zhuǎn)移》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的主旨是講述給我們帶來無盡紛擾的變動,尤其是知識在權力轉(zhuǎn)移中扮演的關鍵角色,提出“社會權力”的新觀念,并探索了未來企業(yè)、經(jīng)濟、政治和世界局勢的改變。本書所說的權力按作者的定義,是對別人有特殊企圖的控制,而財富、暴力和知識構成了權力框架的三角基石。

●阿爾文·托夫勒,當今最具影響力的社會思想家之一,未來學巨擘

●本書是托夫勒《未來三部曲》的第三部

●本書在世界范圍內(nèi)影響極廣,對權力機制及其走向的闡述為各方人士信服

  • 《再造新文明》

內(nèi)容提要:

工業(yè)革命使舊有的許多政治結(jié)構為之埋葬,同樣的道理,知識革命及其所帶來的第三次浪潮的轉(zhuǎn)變,將對全球化下的國家造成相同影響。托夫勒在本書中提出警告:第二次浪潮的既得利益者和第三次浪潮的開創(chuàng)者的大爭戰(zhàn)一觸即發(fā)、以“知識儲備”為財富工具的社會將占領戰(zhàn)略的制高點、“知產(chǎn)階級”將成為社會的主流人群......托夫勒呼吁我們:人類不只在過渡,而是在轉(zhuǎn)型;我們要面對的不僅是一個新社會,而是一個嶄新文明的再創(chuàng)造。

●本書濃縮了托夫勒政治領域的理念總結(jié),可以稱得上21世紀的公民指南,本書篇幅較短,便于讀者清晰地了解托夫勒的理論核心。

  • 《未來的戰(zhàn)爭》

內(nèi)容簡介:

我們是否會陷進,或者說能否避免一場曠日持久的血腥戰(zhàn),阿爾文·托夫勒和海蒂·托夫勒夫婦在這本新書中,對人類有史以來,人們時常探討的關于戰(zhàn)爭與和平的話題,進行了深刻透徹的剖析。這兩位未來學家認為:人們創(chuàng)造財富的途徑也是發(fā)動戰(zhàn)爭的途徑———今天商業(yè)活動中發(fā)生的革命性變化也會在世界各國軍隊和未來戰(zhàn)爭中有所反映。為此,托夫勒夫婦認為:當務之急,我們在進行變革時,也需要締造和平。

●本書是托夫勒關于未來戰(zhàn)爭形態(tài)和理念的結(jié)集。

●《未來的戰(zhàn)爭》一書詳盡介紹了現(xiàn)代戰(zhàn)爭向未來戰(zhàn)爭發(fā)展的大趨勢,這對為21世紀來臨做準備的各行各業(yè)來說,都有許多可以引以為誡的地方。

  • 《財富的革命》

內(nèi)容簡介:

托夫勒在本書中獻上了他對人類所處困境的最新洞察并提出了各種大膽的預測。透過近年來的各種危機,托夫勒發(fā)現(xiàn)了與財富相關的三個基本原理———時間原理、空間原理、知識原理,三個基本原理互相影響,改變著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掌握了這些原理,我們也就掌握了獲取革命性財富的鎖鑰!

●托夫勒所著的《第三次浪潮》曾經(jīng)是80年代打開國門之初,國人爭相閱讀的第一本西方流行著作,給人們的心靈造成了極大沖擊。

●本書是托夫勒的最新作品,托夫勒關于全球政經(jīng)發(fā)展的全新理念盡數(shù)囊括其中,將給讀者帶來新的沖擊。

6.阿爾文·托夫勒的中國之行

2001年11月30日,應中國網(wǎng)通總裁田溯寧先生之邀,世界著名的未來學家托夫勒來京參加網(wǎng)通的以“寬帶產(chǎn)業(yè)共繁榮”為主題的CNC WORLD2001活動。

評論  |   0條評論